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小农户的现代化。近年来,滨海县致力于服务小农户,带动大主体,县供销社联合全县农业服务组织,成立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合合作为特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联盟通过建设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开展生产、供销、技术、信用“四项服务”,打造辐射便民、智慧、高效的五公里服务半径的“三四五”工程,有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赋能乡村振兴。
依托“三农云”,成立县级运营中心
在农旅·朗坤农科园“三农云”大数据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正时刻关注着电脑上的数据变化。大数据运营中心由朗坤集团联合华为公司共同打造,是滨海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的县级指挥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通过实施“上云计划”,接入210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653家家庭农场、164家粮食加工企业、37家生产资料销售企业、28家农技推广服务组织、21家信用合作企业作为终端应用点,实现“生产经营一张网”“数据资源一张图”,是联盟的“大脑”。在大数据运营中心的隔壁,农产品直播基地的主持人正在介绍滨海县的明星产品,联盟联合北京中隆与熊猫传媒为全县农产品提供宣传及销售的平台,直播基地与联盟签订了包孵化、包选品、包销量的“三包”责任状。目前已经成功举办420多场网上带货活动,累计销售8000多万元,并建立滨海大米、大套蜜梨、白首乌、条河小花生等特色农产品户外直播基地。
构建“分中心”,打造镇级服务平台
一大早,陈涛镇长吉村村民杨松便开着拖拉机载着小麦来到了滨海县陈涛供销合作有限公司门口。据了解,该公司是联盟的镇级服务平台,提供农产品加工仓储、农业机械服务、农业庄稼医院服务、农业金融服务等八项服务。村里每年都有人上门收粮,但杨松每次都驱车十多里把粮食拖到这售卖。杨大爷解释说,“我和这儿的郭老板签订了种子委托生产合同,种他的西农059号种子,收购价要比市场基础价高出5分钱一斤。我这一车4000多斤小麦,可以多卖200多元,多跑十里地也值了。”此外,公司负责人郭党生还介绍“公司会根据农户需要,提供种、药、肥、技、耕、插、防、收、购九项综合配套服务,预计每亩可为农户节约成本100元左右。”
开通“服务站”,健全村级销售网点
328省道边上一处名为沿淮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引人注目,一排排两层小洋楼格外漂亮,道路两侧种植了绿化树,三色堇、波斯菊点缀其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村口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人来人往,进去发现内有乾坤,里面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货架,水果、蔬菜、粮油米面肉等食品一应俱全,门口处还设置了便民快递柜。“我们这儿不仅是党群服务中心,还是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的村级服务站点,能为村民提供商品经营、代办代缴、快递寄收等服务。”村书记施德义介绍,“这里面的超市有两百多平,村民们平时的吃用就在家门口买了。偶尔有村民买个快递就送到这边,不需要跑几公里去镇里取,十分方便。”
服务“零距离”,创新农技服务模式
在坎北街道果林村的一处田边,70多岁的老陈站在田头看着工人操作着无人机喷洒化肥,眼里满是新奇。老陈去年将自家3亩多地流转给返乡创业的年轻小伙。开始他还觉得年轻人不会种田,时不时地到田里查看情况。“他一开始经验也不足,是联盟里的农业专家指导他的,还有一个手机软件可以一键呼叫,能和专家面对面视频咧。”老陈分享着这段时间的见闻,羡慕地说“现在种田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要什么就有人送货上门,既省时省力,还有专家指导。”据了解,联盟依托农业大数据中心,联网全县3009个服务主体,通过手机App把农户与中心连接起来,提供政策信息、农业技术指导、农业机械调度等服务,入选了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案例。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随着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滨海县“三四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将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给出了一个极具示范价值的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