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业(粮食类)科技综合展示基地
遴选工作公告
各镇(区、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各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为加快推进我县区域性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大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进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苏农经〔2024〕10号)及《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建设指引》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拟面向全县公开遴选5个农业(粮食类)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现将遴选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总体目标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结合现有条件,扶持建设5个以稻(麦、玉)种植为主的、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业态等技术集成、示范展示,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组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二、申报条件
展示基地规划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要求,申报主体可以是农业推广、科研、教学单位,也可以是技术力量强、发展潜力好、对农民示范带动作用大且愿意长期稳定提供科技服务的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一)基地分布及规模。在5个区域性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区域范围内,各扶持建设1个以稻(麦、玉)种植为主的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各区域性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拟建区域范围如下:①五汛镇、蔡桥镇、正红镇;②通榆镇、农业产业园区、天场镇;③东坎街道、陈涛镇、滨海港镇;④八滩镇、滨淮镇、滨海港经济区;⑤坎北街道、界牌镇、八巨镇,每个基地连片规模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
(二)配套设施完善。基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较好,灌排条件良好,位于主要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具备进行培训、试验、展示的相关条件;申报主体需拥有必要的耕、种、管、收等农机具装备或条件能力。基地建设单位自申报之日起应具有不少于3年的基地土地经营权,原则上到2028年止。
(三)科技支撑有力。主体负责人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配合度高,有一定的科技示范基础,能围绕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重点集成示范水稻集中育秧、小麦精量条播、肥水精准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绿色技术覆盖率100%;鼓励围绕粮食全产业链开展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订单生产、精深加工等必要的产业提升工作。
(四)示范作用显著。每个基地原则上每年展示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业态等农业科技成果不少于20项,每年组织承接现场观摩推介、技术培训交流活动1次以上,观摩培训人数100人次以上。
三、扶持方向
基地资金主要用于采购种子(苗)、农药、肥料、小型农机具以及开展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观摩展示、示范培训等必需的农资成本、用工成本和示范培训成本等支出。对已认定的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原则上每个基地扶持资金不高于20万元。
四、材料报送
申报主体向所在镇(区、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提交《滨海县2025年度农业(粮食类)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申报书》及土地流转合同等相关资料,经各镇(区、街道)初步推荐及汇总后,统一由镇(区、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于2025年9月26日下班前,将申报材料电子档及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报送至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科,凡逾期申报的,县农业农村局将不予补录;项目实施单位将适期、适时组织专家赴各申报主体所在地实地开展调研,考察遴选结果将在政府网站予以公示。
联系人:李响玲,联系电话:0515-84220686,邮箱:bhxnyncjkjk@163.com。
附件:滨海县2025年度农业(粮食类)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申报书.docx
滨海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