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镇: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05-15 09:30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破解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难题,今年以来,正红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通过信用积分制、信用贷、信用红黑榜等举措,构建起“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信用积分制激发治理活力。创新推出信用积分制管理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等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纳入积分考核体系。村民参与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享受便民服务。信用积分制不仅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更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现在大家都争着做好事、挣积分,村里环境变美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村民王大姐高兴地说。 

信用贷款破解融资难题。针对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信用贷”产品,将农户信用积分与贷款额度挂钩。信用等级高的农户可享受更低利率、更高额度的信贷支持,无需抵押担保即可获得贷款。截至目前,全镇已有150余户农户通过信用贷款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累计发放贷款超800万元。“以前想扩大养殖规模,苦于没有抵押物贷不到款。现在凭信用就能拿到贷款,真是帮了大忙!”养殖户李先生感慨道。信用贷款的推出,有效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瓶颈,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信用红黑榜树立鲜明导向。建立完善信用“红黑榜”制度,定期对村民信用行为进行公示。被列入红榜的守信村民,在评优评先、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被列入黑榜的失信村民,则在政策扶持、贷款申请等方面受到限制。通过红黑榜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在全镇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自从有了红黑榜,大家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上了黑榜影响声誉。”联盟村党总支书记介绍说。信用红黑榜的实施,有效推动村民自觉树立诚信意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信用赋能助力产业升级。依托信用机制建设,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打造区域农产品信用品牌。通过信用评级筛选优质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品牌推广支持,推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镇已有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省内外。“信用就是最好的名片。我们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镇农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信用体系建设正成为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用评价、信用激励等机制,让信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