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2201437496XB/2025-00778 组配分类 食品安全
发布机构 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5-04-21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25年第1期)

为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食品安全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提高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靶向性”,我局根据广大群众的消费特点,结合我县实际,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了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现将我局此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监督抽检检验机构为县综合检测中心、中检溯源江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微谱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江苏华测品标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国检测试控股集团(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本次抽检涉及调味品、方便食品、糖果制品、蔬菜制品、饮料、粮食加工品、糕点、饼干、肉制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农产品等18类重点食品共计1235批次,其中不合格27批次。

二、部分不合格目小知识

1、极性组分

极性组分是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由于热氧化反应、热聚合反应、热氧化聚合反应、热裂解反应和水解反应产生的比正常植物油分子(甘油三酯)极性更大的成分。这些成分包括含有酮基、羟基、过氧化氢基和羰基的甘油三酯、热聚合产物、水解产物(如游离脂肪酸、一酸甘油酯和二酸甘油酯)等‌。这些极性组分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炎症和氧化应激、‌影响消化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龙眼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5mg/kg。

三、消费提示

代糖知多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爱吃甜食又怕胖成为了许多人的烦恼,低糖和零糖的消费理念盛行,在控糖观念引发的市场需求和代糖产品成本优势的双重推动下,代糖蓬勃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中。

一、什么是代糖?

19世纪末,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糖精钠,代糖的概念应运而生,但目前对于代糖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指可以替代糖的使用并赋予食物以甜味的非糖类甜味剂,随着提取合成工艺的发展,代糖的种类日渐丰富,主要分为三类:糖醇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我国允许使用(限部分食品类别)的糖醇类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和赤藓糖醇等;天然甜味剂包括罗汉果糖苷和甜菊糖苷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甜蜜素、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等。

二、代糖与健康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食品使用了代糖,如不少汽水、功能饮料和果味茶饮料等饮料的包装上,贴着“0糖”、“低糖”、“0蔗糖”等标签,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当每100克或100毫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时,其含量可标示为“0”,即所谓的“0糖”;而“0蔗糖”说明不含蔗糖,不一定代表无糖,甚至不一定是低糖,这些饮品通常使用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山梨糖醇和木糖醇等代糖作为甜味剂,提升饮品的口感。

三、常见代糖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1、山梨糖醇。糖醇类甜味剂,在苹果、梨和桃中广泛分布,在体内不转化为葡萄糖,血糖不受影响,对糖尿病人友好,可少量食用,过多食用会引起腹泻和消化紊乱。常见添加山梨醇的食物有:糖果、糕点、饮料等。

2、木糖醇。糖醇类甜味剂,从白桦树、橡树等植物中提取而得,适合糖尿病人适量食用、过多食用会引起腹泻。常见添加木糖醇的食物有: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类似品等。

3、赤藓糖醇。糖醇类甜味剂,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真菌类蘑菇、地衣、瓜果类甜瓜、葡萄和梨等,甜度低(蔗糖甜度的60%-80%),稳定性高,进入人体后,不能被人体酶系统消化分解,不参与糖代谢,不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对糖尿病人友好,过多食用会导致腹部胀气或有肠鸣声。常见添加赤藓糖醇的食物有:冷冻饮品、果酱和蜜饯凉果等。

4、甜菊糖苷。天然甜味剂,可以从草本植物甜叶菊中提取获得,具有来源广泛、甜度高(是蔗糖甜度的200~300倍)和热量低(仅为蔗糖热量的1/300)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冷冻饮品、糕点等食品中。

5、甜蜜素。人工合成甜味剂,日均摄入量不应超过每kg体重11mg,有研究表明过量食用会对人体的肝脏、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明确允许使用甜蜜素的国家有中国、德国以及欧盟等共计80个国家。常见添加甜蜜素的食物有:面包、月饼和饮料等。

6、安赛蜜。人工合成甜味剂,日均摄入量不应超过每kg体重15mg。安赛蜜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在人体内不代谢、不积蓄,100%以原形物质从尿中排出体外,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安赛蜜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过量使用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常见添加安赛蜜的食物有:饮料、饼干、糕点和餐桌甜味料等。

附件1:1-3月份合格信息表.xls

附件2:1-3月份不合格信息表.xls

2025年4月21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