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4年度,我县各级衔接资金共计14880.4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443万元,省级资金4428万元,县级资金8009.49万元。截至目前,我县完成各级财政衔接资金拨款9371.49万元,占统筹资金的62.98%,其中省级以上衔接资金完成5850万元,占比85.14%。我县对14880.49万元资金分配情况、年度实施计划等工作在滨海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及帮促对象监督,公告资金占各级乡村振兴投入资金100%,同时分县、镇、村三级进行公示。
(一)农村厕所革命
2024年,滨海县户厕改造目标任务20000户,整村推进村18个,已完成户厕改造21022户,完成率105.1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当年改造户厕可使用率≥95%,3年内新建改造和整改达标户厕损毁率≤20%。
(二)渠北片区、革命老区、富民强村建设
一是健全项目储备机制。强化产业优先,大力谋划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增加用于产业发展资金的比例,确保项目完成后能切实带来成效;同时严守入库程序,确保各村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目前,经村级申报、镇村审核上报、县级审核报省审定,我县实施渠北片区重点项目4个,革命老区项目2个,富民强村项目2个,总投资约1.18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衔接资金补助共计3716万元。
二是规范项目监督管理。产业类项目实行招投标、实施过程质量全监管,逐级验收后方可拨付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通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形成对乡村振兴资金强有力的监督合力。同时,加强项目绩效管理,逐个项目明确绩效目标,并将项目资金与绩效目标一同批复至项目申报单位。
三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压实目标责任,紧盯时间节点,加强跟踪协调,落实落细责任,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和工作调度,每月对进度偏慢或未达到序时进度的项目进行通报。确保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同时,严格资金拨付管理,确保资金在拨付、使用的过程中规范运行,进一步推动巩固脱贫成效、预防返贫、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三)小额信贷贴息补助
截至2024年11月底,“十四五”期间滨海农商银行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33400.7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农户32130户。脱贫人口小额贷款余额50350.26万元,贷款户数10984户,贷款户数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36658户的29.96%。2024年省级以上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补贴资金已完成补贴1428万元。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4年省以上财政共扶持我县14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项目总投入1623万元,其中省以上衔接资金360万元辐射12个项目。所有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确权到村,产生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项目资产及产生的收益同意纳入省智慧监管平台管理,项目建成后,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对外出租,预计年收益率达5%以上。
二、2024年度绩效考评情况(100+3)
(一)资金管理情况。
1.资金管理情况考评结果。
该项指标满分为35分,自评得分35分。
2.具体评价情况。
(1)衔接资金分解下达情况。
资金分解下达60日内。(财政直达系统,预算一体化系统)
该项指标5分,自评得分5分。
(2)支出进度情况。
中央资金7月底支出进度59.76%,10月底支出进度84.32%;省级资金10月底支出进度88.7%。
该项指标20分,自评得分20分。
(3)预算执行率情况
截至目前,我县2024省级以上衔接资金预算执行率87.11%,争取年底达到100%,无资金转结结余。
该项指标10分,自评得分10分。
(二)项目管理情况。
1.资金管理情况考评结果。
该项指标满分为25分,自评得分25分。
2.具体评价情况。
(4)项目库建设管理情况。
项目入库及时,入库程序规范,内容完整,具备实施条件,衔接资金不存在用于项目库之外的项目
该项指标10分,自评得分10分。(财政直达系统,预算一体化系统)
(5)项目绩效管理情况。
衔接资金项目实施方案中编制了明确可行的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绩效跟踪监控,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绩效评价。
该项指标5分,自评得分5分。
(6)实施方案报备情况
按要求向省级部门报备衔接资金实施方案.
该项指标2分,自评得分2分。
(7)信息公开和公示制度落实情况。
县级落实公开要求,按要求公开资金分配结果、项目库、项目计划等,村级落实公开公示要求公开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
该项指标4分,自评得分4分。
(8)跟踪督促及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定期开展跟踪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该项指标4分,自评得分4分。
(三)使用成效情况
1.资金管理情况考评结果。
该项指标满分为40分,自评得分40分。
2.具体评价情况。
(9)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
该项指标10分,自评得分10分。
(10)分任务资金使用效益。
往年项目持续有效运行,达到绩效目标申报任务量,基础设施类项目质量达标、后续管护机制完善,未发生违反中央和省衔接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情况。
该项指标25分,自评得分25分。
(11)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类项目明确与低收入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设置合理,带动效益显著,利益分配向农村低收入人口倾斜。
该项指标5分,自评得分5分。
(四)加减分情况
该项指标最高加3分,自评得分3分。
机制创新3分
无弄虚作假、违规违纪。
三、存在问题
1、产业项目受自然环境突发、市场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投入风险较大,收益难以把控。
2、少数村缺乏专业的人才,项目接不住、管不了、用不好,导致少部分村发展主动性欠缺,个别项目推进缓慢,影响资金使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建设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经营机制,大力实施物业租赁、资源发包、配股分红等集体增收项目,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二是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前期工作成效进行宣传,大力传播乡村振兴实施战略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达到以“训”促“宣”的效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农村落地见效。
三是在督查考核上下功夫。完善对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对衔接资金项目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户厕改造等工作的督查力度,对督查形成问题清单及时交办,切实把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在一线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
2024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