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场镇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盯“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向,精准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面临的机遇挑战,凝心聚力拼经济、抓改革、促发展,着力实现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全面提升,在全县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彰显天场优势。
以“闯”的魄力抓发展,在“稳”与“进”中积蓄动能。力争“十五五”期间招引工业项目40个,其中5000万项目5个,亿元项目34个,10亿元项目1个。以S328西蓝花大道建设为核心,整合现有3000亩核心区与1000亩拓展区资源,成片流转土地2000亩以上,推行“西蓝花+毛豆+中药材”多茬轮作模式,打造万亩级绿色蔬菜产业基地。新增西瓜、中药材等2~3个地理标志产品。在陶河光伏基地基础上新增2个光伏融合项目,探索“光伏+食用菌”“光伏+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打造省级农光互补示范基地。
以“精”的标准惠民生,在“实”与“细”中增进福祉。计划对集镇现有主次干道破损路面修复5公里,新增人行道防滑铺装3公里,增设公共停车场3处,提供停车位120个;推进14个村庄规划“多规合一”,投资200余万元实施马套中心河综合治理工程,投入50万元治理改造陈老村生活污水排放,完成农房品质提升改造200户以上,农村新社区配套设施完善率达到100%;计划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集镇主干道亮化率达到100%;计划新建黑色化路面20公里,维修道路5公里,建成桥梁3座。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低于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两项补贴发放准确率均达到100%。
以“绿”的底色护生态,在“治”与“管”中涵养生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成立镇区项目服务专班,推动个性化环保服务措施在项目建设中落地实施;加速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与绿色产业化发展,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以秉义特色田园乡村为示范样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休闲农业。
以“微”的视角强治理,在“常”与“长”中筑牢屏障。整合综治、公安、民政、应急等数据资源,构建全域感知、智能预警、高效处置的“智慧大脑”,着力优化基层治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健全完善“防”和“救”责任链条,建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队伍。继续对辖区内248家“九小场所”实施消防安全全覆盖培训,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