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核酸检测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日检测能力可达7.2万管,若采用“10合1”混采方式,单日可检测82万人次左右。
在检测基地临时党支部书记严树宝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基地内,这里有一座墙体颜色灰白相间的大型实验室,墙上“滨海县核酸检测基地”9个字非常醒目。透过一扇扇防护门,记者看到,一台台实验仪器整齐排列,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序工作着。
据了解,该基地位于县育才西路188号县第三人民医院院内,于今年3月23日规划设置,历时20天建成投用,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采用标准化压力、新风系统、独立污水等,具有三区两通道,人流、物流分离,完全满足P2+实验室要求,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基地PCR实验室分为样本接收区、样本准备区、试剂准备区(PCR1区)、样本制备区(PCR2区)和扩增检测区(PCR3区)5个区域。”严树宝告诉记者,“样本接收区是对各采样单位转运的样本进行接收登记。样本准备区主要是对样本进行前处理和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接收、编号。PCR1区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扩增试剂的制备和分装。PCR2区在生物安全柜内将核酸样本加入到96空裂解液预装板中,在核酸提取仪上完成核酸的提取,并将其加入到扩增反应管内。PCR3区通过荧光定量PCR仪完成核酸的扩增及检测。”
“开关盖与样本转移操作是限制核酸检测效率的最大瓶颈。”严树宝说,基地拥有扩增仪116台以及全自动高通量样品分杯工作站。MRA-CDS-606全自动高通量样品分杯工作站主要用于核酸检测前处理过程,将大量需要人工操作的前处理步骤整合到一个封闭负压系统中,实现“管进板出”的样本前处理自动化。
该设备内设独立四通道移液模块,有效移液范围1-1000uL,支持样本采集管原管带盖上样、自动化开盖和关盖、自动化条码信息扫描,可自动将样本从病毒采集管到96孔板的快速精准分装;同时内置负压过滤系统与紫外灭菌系统,避免气溶胶的污染,有效降低了出错概率和生物风险。